基金资讯

投资理财不受骗,查清资质是关键

日期:2023-05-29 10:00:38 来源:爱建基金

投资理财不受骗,查清资质是关键

 

2023年全国防范非法证券期货宣传主题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合法机构作用,抵制非法证券期货活动,减少投资者上当受骗。 

立足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防范遏制非法证券期货活动责任重大。为响应号召,我们特别撰写了本文,帮助大家了解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的主要特征,保护自身合法投资权益。 

一、什么是非法证券期货活动?

开展证券期货业务必须经过中国证监会核准,取得相应业务资格后方可继续,未取得相关资质的机构皆为非法机构。因此,非法证券期货活动也就是指违反《证券法》《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未经有关国家机关批准,擅自公开发行证券,设立证券交易场所或者证券公司;设立期货交易场所或者以其它形式组织期货交易活动;设立期货公司及其它期货经营机构;从事证券经纪、证券承销、证券投资咨询等证券业务,或者擅自从事期货业务等行为。 

二、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的常见形式

1. 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工具,以“大V”“老师”等身份直接或间接推荐股票基金期货; 通过举办投资讲座、分析策略会等培训形式,推销“理财入门”“财商教育”等课程,直接或间接推荐股票基金期货;

2. 利用网络直播、拍摄短视频等手段,以“主播”“博主”等身份直接或间接推荐股票基金期货;

3. 通过销售或提供股票基金期货软件、发布投资建议、买卖时机或预测产品价格走势。

三、主要欺骗手段 

1. 谎称自己有内部消息:以私募基金为幌子,虚构业绩或过往经历,骗取投资者信任,继而收取服务费或合作投资; 

2. 承诺绝对收益,以坐庄操盘等形式吸引投资者合资炒股,直接代替客户操作,同时要求收益分成,出现亏损时则一走了之 

3. 公司即将境外上市为由,销售原始股、可转债等,承诺到期回购,通过高额回报吸引投资者; 

4. 出现亏损后,以更换高级别业务人员或会员升级补款退赔为借口,引诱投资者购买更高级别软件或缴纳更高额的会员费。 

四、广大投资者如何防范风险 

1. 辨识主体资格:实际投入资金前,通过证监会网站、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中国期货业协会网站查询合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信息,或者向当地证监局核实相关机构和人员信息; 

2. 辨识营销方式:所谓的老师股神透露的内幕信息请不要相信,资本市场交易存在风险,稳赚不赔是不可能的; 

3. 辨识互联网网址:可以通过证监会网站或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期货业协会网站,查看合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网址,识别非法证券期货网站; 

4. 辨识收款账号:合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只会以公司名义对外开展业务与设立银行账户,若有以个人名义开设账户并涉及资金往来的,请果断拒绝。 

理财投资需谨慎,高额收益不可取。希望大家在投资过程中提高警惕,不要被包装华丽、看似美好的非法陷阱迷惑,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资金损失。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仅用于投资者教育,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制作方力求该宣传内容的准确可靠,但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不作保证,亦不对使用该信息而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