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资讯

全面注册制中关注的新课题

日期:2023-05-15 15:42:27 来源:爱建基金

全面注册制中关注的新课题

 

4月10日全面注册制落地,首批主板企业上市之后,各家保荐机构在继续忙着储备项目,为拟上市企业制定上市计划、找准板块定位,实现价值估值的最大化。此外,全面注册制进一步压实了中介机构的责任。保荐机构纷纷表示,将继续坚守合规底线,持续完善内控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切实履行好“资本市场看门人”的职责。

 

各家保荐机构积极储备、申报项目

全面注册制的落地并不意味着上市门槛降低、上市尺度放松。所以,各家保荐机构也在持续辅导客户提升自身业务竞争力及规范水平,为冲刺资本市场做好准备。

数据显示,一个月来,已经有12家注册制企业在沪深主板成功上市。另外有3家主板注册制企业已经进行了公开招股;上交所主板方面已经有86家企业处于受理、问询或等待上市委会议阶段;深交所主板方面则有55家企业处于受理或问询阶段。中介机构忙着项目的梳理、储备、申报以及发行等。

 

全面注册制后企业上市定位的新课题

全面实行注册制不仅涉及沪深交易所主板、新三板基础层和创新层,也涉及已实行注册制的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对于拟上市企业而言,选择合适的板块上市就成了关键问题。

注册制下的主板也开始考量企业板块定位问题。当前各交易所的预沟通制度在帮助发行人、保荐机构准确把握项目的板块定位方面起到了极为关键和重要的作用。此外,交易所通过问询问题、上市委问题等内容的公开,也便于发行人和保荐机构更好地理解不同板块定位的具体审核关注重点。

截至5月11日,上交所主板有71家企业处于被问询状态,深交所主板有42家企业处于被问询状态。这些被问询的企业中,一共有13家企业公开了交易所的问询问题及答复。部分企业与主板定位的契合问题被交易所关注。

有一家主板拟上市企业,被深交所问询,请要求该公司结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充分论证业务发展过程和模式成熟度、经营稳定性、业务规模、行业地位、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与市场潜力等情况,说明发行人是否符合主板定位以及具体依据。

上交所主板一家拟上市企业也存在类似问题。上交所问询称,根据申报及回复材料,发行人曾于2021年6月申报科创板,2022年4 月申请撤回。请发行人说明:前次申报撤回的具体原因,前次审核重点关注问题及落实情况;前次申报和本次申报有关发行人主营业务、行业地位、业务及技术沿革、市场空间、财务数据等方面信息披露差异情况及原因。

就此,该发行人答复称,前次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系发行人基于自身业务考量并结合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相关规定做出的审慎决定。公司充分考虑到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战略规划及整体营收规模,经审慎研究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市场环境等因素并考虑各市场流动性、定位等因素后,认为重新申报主板上市更有利于公司未来的资本运作及可持续发展,也更加符合我国多元化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结构。

 

在适合板块上市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据了解,全面注册制施行以来,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风险特征的企业提供了广阔舞台:主板突出“大盘蓝筹”特色,重点支持业务模式成熟、经营业绩稳定、规模较大且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上市;科创板着重强调“硬科技”属性,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创业板主要服务于“三创四新”的成长型创新企业,进一步聚焦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北交所与全国股转系统共同打造服务“专精特新”等中小企业的主阵地。各板块各有特色,又有一定的交叉。

首先,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下的板块基本定位,是保荐机构引导不同企业上市板块的核心和根本出发点。板块定位代表着多层次资本市场不同板块对于企业画像的不同要求,在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不同板块已经对不同行业和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做出了初步区分,这也是保荐机构在面对企业上市板块选择时的主要依据。

其次,不同板块的差异化定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审核理念与审核标准,这也是保荐机构引导企业在板块选择时重点考虑的因素。

最后,不同板块的差异化定位,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估值体系和投资者偏好。目前,各板块已初步形成了特色产业、行业集群,通过产业集群,找到适合企业的板块,也就找到了最公允的估值体系,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仅用于投资者教育,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制作方力求该宣传内容的准确可靠,但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不作保证,亦不对使用该信息而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